CCUD快讯 | 政策速递 —“十五五”规划重点研究方向要览

2025年4月3日544
本网讯(通讯员 陈珈琪)“十五五”规划作为我国迈向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衔接规划,其出台对于指导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时期,“十五五”规划将面临世界经济急剧变化、规则剧变、战略定位与实际执行反差等挑战,国家发改委及地方相关机构已启动了前期研究工作,以确保各层级“十五五”规划能够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推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国家层面

国家“十五五”规划编制关键节点
  • 2024年1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十五五”规划研究课题征集公告》,围绕经济形势、科技创新、产业链布局等26项宏观课题展开研究。
  • 2025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正式宣布启动编制工作,要求科学谋划发展目标、战略任务及工程项目。
  • 各部委已提出针对性研究课题,如工信部聚焦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商务部研究国际经贸合作与消费升级,自然资源部探索矿产资源保障与国土空间优化,住建部紧扣智能建造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
  • 2025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预计审议通过《关于制定“十五五”规划的建议》。
  • 2026年3月:全国人大审议通过规划纲要并正式实施。
– 重点研究课题方向 –

2024年1月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展战略和规划司官网发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展战略和规划司2024年第一批研究课题征集公告》,公告提出了26个研究题目及要点如下:

研究课题主要聚焦“十五五”相关的宏观问题,涉及经济走势、科技革命、产业链供应链、经贸体系,能源格局、地缘政治格局演变、人口发展、人工智能、国民经济重大比例、数字经济、产业新赛道、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等。

地区层面

在国家重点研究方向的引领下,上海、浙江、江苏、海南、湖南、江西、河南、山东等地也公布了“十五五”规划重点研究领域。地方研究内容可以归纳为宏观环境、发展目标、协同发展、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城市空间、人口发展、体制机制八个方面。
01
上海:为凝聚各方智慧,提高规划编制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水平,上海市成立了“十五五”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2月28日,咨询委员会首次座谈会召开,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与来自智库、高校、机构、企业的8位专家代表深入座谈交流,听取对上海“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的建议。上海市市长龚正指出,上海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擘画,持续强化“五个中心”(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整体效应、平台效应、放大效应和辐射效应,努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充分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
02
浙江:面向社会公开选聘研究机构的重大前期研究课题共22项,主要聚焦关乎全省“十五五”时期及中长期发展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例如,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和短板问题研究,提出分析国内外发展环境,剖析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亟须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结构性问题,特别是制约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短板弱项。
03

江苏:“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重大课题,要求主要围绕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关键性、深层次重大问题展开。这些课题,就是向全社会求解具体问题的答案:“十五五”时期江苏面临的宏观形势和阶段性特征、江苏人口发展预测及对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影响、江苏以“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为统揽引领高水平对外开放思路、促进江苏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思路、江苏完善“一老一小”服务体系政策研究等。

04

海南:海南省“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部署会议指出,“十五五”规划是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推进海南全面转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动实现海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走在全国前列的关键规划。要结合实际,深入研究如何加快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如何发展好“4+3+3”现代化产业体系、如何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如何尽快完善“五网”基础设施、如何推进“三极一带一区”区域协调发展、如何创建美丽中国先行区、如何提升国际化水平、如何建设共同富裕的自由贸易港、如何守牢安全发展底线等重大问题,为高质量编制规划创造更好条件。

05

湖南:面向社会公开遴选研究机构时要求,围绕“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聚焦解决制约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难点、堵点、痛点等突出问题。湖南前期研究重大课题共27个,包括:面临的宏观形势和阶段性特征、打造战略腹地和产业备份基地、培育新质生产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创新投融资机制等。

从国家和各地政府选题情况来看,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科技革命、教育科技人才、“双碳”、民营经济、人口发展等议题是“十五五”期间关注的重点。

一审:孙思敏、二审:吴颖、三审:喻常雄

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