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桃江县沿江风光带景观园林规划设计

项目地点 /Location: 益阳市桃江县
人口 /Population: 88 万
面积 /Area: 2068 平方千米
完成时间 /Completion: 2014.08
委托编制单位 /Client: 桃江县住房与城乡建设局
一.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湖南省中部偏北、资江中下游的桃江,因境内有桃花江而闻名,境古于楚地,自秦汉起一直是益阳县的一部分,1952 年从益阳析出置县。现辖 15 个乡镇、一个开发区、773 个行政村、54 个街道居委会,总人口 88 万,总面积 2068 平方公里。其位于益阳市“三点一线”发展战略的“益 – 桃 – 安”发展轴上,距益阳 21 公里。东与益阳市区相接,西与安化县相连,北抵汉寿县,南靠宁乡县,县城距益阳市中心城区 24 公里,距省会长沙仅 98 公里,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本项目在沿江西路东侧,起点为资江路,终点为南环路。全长 1.98 公里。
二.设计理念
◆坚持山水生态理念——延续城市生态格局,修复周边生态环境,建立城市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安全模式。
◆坚持山水生态理念——延续城市生态格局,修复周边生态环境,建立城市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安全模式。
◆坚持“以人为本” 理念——人是自然中不可缺的一份子,只有以人为本,才能构筑和谐的生态环境。
◆坚持文化理念——彰显渊源历史文化,展现桃江当代特色新文化,建设自然环境生态长廊。
◆坚持机非分离、动静分离的的交通理念——导入绿色活力因子,整体提升道路活力,带动周边区域发展。
三.设计依据及原则
(1) 场地适宜原则
◆充分反映地形特征和基地条件的可利用性;
◆充分体现滨水公共空间的亲水性;
◆充分注重岸线边际景观的丰富性;
◆充分体现时代风貌与地域文化性。
(2) 功能凸现原则
以人为本,强调市民的舒适愉悦与可参与性:营造开放式公共游憩、娱乐运动休闲空间。
◆观景休闲◆游船赏景◆运动健身◆亲水赏景◆娱乐休闲◆滨水游憩◆休闲服务。
(3) 生态优先原则
强调自然因子的生态适应性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注重维护护坡线、防止水土流失。大量种植抗性强的乡土植物,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植物群落景观。
(4) 经济合理性原则
◆通过环境景观建设,提升周边地块价值;
◆充分利用地形条件和竖向坡度现状,力图在最少的地形整治前提下,减少工程造价,同时创造出丰富多变的滨水空间景观。
◆功能和景观设施尽量考虑既具观赏性,又实用简洁和便于实施管理。
◆植物造景尽量少采用名贵树种和大树移植,发挥乡土树种的景观潜质。
四.设计主题及方案布局
“绿水穿城过、桃花沿河种,美丽桃花江”我们身处桃江深厚的历史氛围中,充满激情和信心,希望建设一个文化、山水、生态的桃江,一个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之都,一个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魅力城市。
基于桃江沿江风光带的主导功能:“展现城市形象的核心舞台、延续历史文脉的亲水空间、体验都市生活的休闲场所、连接自然山水的绿色廊道、提升环境品质的生态载体、拓展旅游功能的动力引擎。”
本案定位为“突出桃花江自然山水的绿色生态功能,彰显城在绿中,人在林中原生态的沿江风光带。”
1. 设计构思
根据历史文化和城市及场地现有条件和城市发展趋势等多方面条件的分析,本规划将沿江风光带定性为是城市的生态休闲廊道,同时与居住区、滨水各功能用地相结合形成重要的绿色廊道、城市居住康体休闲带,是城市公园综合开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面向全县开放的公园绿地。沿江风光带是完全开放的块状城市空间,它是线索也是故事,讲述了人与历史的交流、人的交流以及人与城市的交流。它以特殊的场景、符号、实物和空间来使人、城市、历史以及自然融为一体。
◆构筑完整的步行系统
◆形成相对完整的景观格局
◆以人为本,但最终要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2. 规划布局
结合风光带现状,根据地形特点,将后山公园划分成“生态—湿地”两段,总体布局采用珠链式组景方法,利用多条自然曲迥的游线串联起多个景观节点。

五.竖向设计

1. 现状情况
基地内用地现状大多为陡坡,地势高低起伏。结合现有标高,做到基本保持现状地形。
2. 规划原则
竖向规划根据基地的现状情况、地形地貌和沿河西路的控制标高为依据,以减少土方填挖量、做到土方平衡、尽量保持原地形地貌特色为原则。在竖向规划中充分考虑当地地形特色,尊重现状自然条件,充分利用水环境,严格保护植被,建设层次分明、高低错落、特色鲜明的滨水空间。
3. 道路竖向规划
道路竖向的确定,综合考虑防洪、排水、地形变化、土方要求、道路坡度要求和地块出入口等多种因素。规划道路标高在满足道路规范要求的基础上使设计标高尽可能与现状接近,并尽量做到土方平衡。
4. 场地竖向规划
沿江风光带场地标高根据原有自然标高和周边道路的标高来确定。一般来说,地块标高最少要比周边道路最低点高 20-30cm,以利于地块内部雨水和的排放,临水空间设置小道,最大限地加强人与水之间的交流。
六.植物配置
1. 设计原则
◆ “因地制宜”原则:根据沿江风光带的景观功能要求,结合造景的需要,合理的选择各类植物,进行分类搭配种植。
◆“适地适树”原则:选择本乡本土或驯化较好,生长健状,观赏价值高的植物种类。
◆“多样丰富”原则:常绿树与落叶树相结合;乔、灌、草、花相结合的植物种群;以及整型植物与自然种植相结合的原则。
2. 植物景观的空间排序
稀树草坪(入口)→小乔木(游路)→乔木、灌木、花卉(主游路)→生态草坪(自然景观)
3. 植物景观的时间排序
梅花(冬末)→茶花(春初)→杜鹃(阳春)→紫薇(夏)→红枫(秋末冬初)
4. 种植设计
充分考虑桃江的气候条件及风光带的自然条件: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及水份充沛,对风光带采用分层的植物群落进行种植。
上层树种有:香樟、杜英、栾树、杨梅、大叶女贞、桂花等;
中层树种有:香泡、柚子树、木芙蓉、石榴、罗汉松、五针松、红枫、紫薇、竹柏等;
草本植物有:台湾青、芦苇、美人蕉等,同时考虑一些经过驯化的植物种类。设计充分利用丰富的景观资源,创造出风格迥异的人工植物群落,为市民提供美观、舒适、有趣的
植物群落空间。如:入口广场内结合硬质铺装,整齐种植阔叶乔木,形成林荫的空间,并结合不同的植物的选择,形成不同景观特点的空间场所;绿地内,一株红枫、一方山石,山石旁几丛各色的杜鹃花,植一株气势挺拔的古桐,周围绿茵似毯的草地,呈现一幅美丽的画卷; 缓坡景区小路两旁种植葱兰等地被植物,形成色带、花径、使单调、空旷的游路突现盎然生机。
5. 树种选择
◆常绿乔木:香樟、杜英、广玉兰、大叶女贞、桂花、杨梅、香泡、柚子树、竹柏等 .
七.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1. 小品和配套设
◆景观小品
形式明快、轻盈、富有动感,一部分可移动。包括:花钵、垃圾桶、广告牌等景观设施;花池、景观立柱等景观构筑物。
◆配套设施
包括路灯、指示牌、防栓、垃圾箱、公厕、坐凳等。
返回列表 》